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社动态
9月18日,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与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七届青年史学家论坛在青海西宁召开,会议主题为“国家之制的历史与形塑”。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出席并发表讲话。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主持,青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毛学荣致欢迎辞。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述友,中国历史研究院纪委书记、副院长路育松,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赵海兴出席开幕式。来自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余名青年学者与会。
高翔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深远的史学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历史学的重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历史科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科学,对繁荣发展新时代历史科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并亲自倡议成立了中国历史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为新时代中国史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新时代中国史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时代中国历史科学为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宗旨。希望青年史学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史学进步洪流,中流击水、引领潮流、不愧时代、不负韶华。
高翔同志指出,新时代的中国既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又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史研究可以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历史依据,带来历史启迪,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行稳致远注入强大动力源泉。
高翔同志指出,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孕育了高度发达的制度文明,凝聚着中华民族关于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和智慧,是我们前进的基础和出发点。中国历史上创造的科举制度、文官制度、监察制度、郡县制度等各方面制度,让中国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不仅为周边国家和民族学习与模仿,也对西方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最后,高翔同志向青年史学家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更加重视理论概括;二是更加重视学术创新;三是更加重视经世致用。青年史学家要直面历史之问、时代之问,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有益于世界的学问。
青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毛学荣同志对与会领导、嘉宾及青年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本届论坛是新时代中国史学的一次重要学术盛会,是我国青年史学工作者积极投身新时代历史科学研究的主动担当和具体实践。论坛的成功举办为青海师范大学开展史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
参加本届青年史学家论坛的学者分为三组,分别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方面探讨中外历史上国家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制度对国家建构的作用和影响等重大问题,深刻揭示国家治理与制度建设历史互动的内涵与规律,充分发挥历史研究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
友情链接: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世界史研究》英文刊| 世界历史| 考古杂志社| 《中国近代史》英文刊| 抗日战争研究| 近代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动态|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执中楼
邮编:100101
电话:010-87421865
邮箱:lsyjbg2019@126.com